
在此,我結合技術發展趨勢和破壞性創新的理論探討中國信息產業從“中國制造”走向“中國創造”的路徑,希望深化大家對創新的認識,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業創新之路。
近日,“云的力量”2011高峰論壇在西苑飯店成功舉辦。本次峰會隆重邀請來自科研機構、商業組織的200多位精英,就云技術與開發、云標準與建立、云安全與隱私、云案例與應用等產業熱點話題進行 了深入探討和分享。
8月23日,以“IBM帶你走進你的云“為主題的”2011 IBM云計算高峰論壇“在上海舉辦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以“云計算推進中國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發展”為主題的演講中表示,企業應抓住“十二五”國家大力發展云計算的機遇,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計算產業鏈,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,推進可靠、低成本的...
倪光南表示,按照傳統技術路線建立的數據中心,計算資源的95%被閑置,75%的能源消耗在與計算無關的設備上;而如果采用云計算模式,計算資源利用率可以達到60%,有效能耗能提高到接近50%
中國云計算領域不能一味的追求硬件設備生產制造等領域,這樣無異于像生產蘋果公司的電子產品一樣,成為整個產業鏈的下游。
6月5日~7日,第五屆中國云計算大會在北京?國家會議中心舉行。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本屆大會的內容、知曉云計算的更深層意義,本網記者獨家采訪了倪光南院士。倪光南在采訪中還分享了云計算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必要性,“我們一定既要抓技術創新,又要抓模式創新,這樣才能全面落實云計算的應用和創新。
斯諾登事件進一步暴露了我國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。事實再次證明,如果不能保障信息安全,將直接影響我國在軍事、經濟等諸多領域的戰略安全。透過“棱鏡門”事件,我們需要對國家的信息安全體系建設進行更為冷靜的再思考。
云計算這個概念從誕生以來已有一段時間,從誕生開始就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,甚至有人把它稱為繼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以后的第三次IT產業革命。為什么它得到這么高的評價?倪光南說,云計算對未來信息化發展,包括整個軟件產業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4月8日消息,在“2013中國國際云計算技術和應用展覽會暨研討會”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,如果說大數據是座蘊含大價值的礦藏,云計算則可看作是采礦作業的得力工具。
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發展起來的智慧城市,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共享,而信息資源越集中,信息安全保障也越重要,因此,智慧城市建設應特別強調信息安全保障。